整理者:明日互联网的枢纽角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3 点击数:

d439b6003af33a8719795ffec55c10385343b53a.jpg

文/阑夕

思科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在2014年新增了4.1ZB的数据总量,如果将它们等同于音频文件,足以连续播放80亿年的时间,已经超出了地球在理论上能够存在的最长时限。

“一种形式的充裕必然带来另一种形式的稀缺”,信息愈多,匹配愈难。

搜索引擎的标准索引模式固然足以承载相当量级的基础信息需要,但是就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在去年的一封创始人邮件里所言:“Google的用户每个月会提交超过1000亿次搜索请求,其中有15%的请求内容(即关键词组合)是Google从未见过的”,显然,在信息冗余和信息需求中间,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对称性。

平均每天有330人通过Google搜索“如何治愈一颗受伤的心(How to mend a broken heart)”,很难想象Google能够帮助他/她们回答这个提问,或者,你可以试着去联想为什么姑娘们都讨厌“喝点热水”这个安慰话术。

这是一个泛媒体领域的课题,在旧时的场景里,信息生产的规模有限,信息消费的目标明确,所以媒体主编这一角色声名显赫大行其道,主编的品味、审美乃至意志,决定了什么样的信息生产受到欢迎,以及什么样的信息消费获得支持。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用资深媒体人陈序的话来讲,就是彻底消解了主编所代表的编辑中心体制——他干脆用《主编死了》为题写了一本书,以编辑部门被“连根拔起”为切入点大谈这个工种的末日挽歌——毫无疑问,这是对大众层面的自媒体的认可和赞誉。

很有意思的是,结合“微信公众帐号有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的分享”这个出自微信官方的数据来看,多数用户在选择信息消费时并无太多自信,他们严重依赖社交网络的推荐,而非“主编死后”的自主订阅权,这种不领情,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主编角色的缅怀。

毫无疑问,主编必死无疑,只是他的死亡方式不是蒸发,而是破碎,与时间的碎片一起,将其职能分散到了更为细小的网络中继里,这些节点的参与角色,被称之为整理者。

整理者的价值和潜力

整理者是介于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的角色,这个明确的定义出自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在他看来,整理者才是激活网络平台的核心角色,其重要性甚至高于生产者,因为信息冗余造成注意力分散,以及内容快速沉没的现象——“有人说在Twitter上,一条Tweet的寿命只有五分钟”——而好的整理者可以让“内容再生”。

魏武挥以虎嗅网的“文集”产品为例,称虎嗅网的创始人李岷以个人标准收藏了不少作者的文章,再由分享机制(或是网页呈现)推到了一些潜在读者的面前,这就完成了一次内容的再生,且不是由内容的原始生产者创造的。

“文集”产品的参与者、前虎嗅网编辑潘乱坚信整理的价值远胜于生产,因为后者过于廉价,这种观点或许有失偏颇——毕竟,生产属于整理的上游,是生产者的贡献,赋予了整理者的机会——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大多数人需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才能发现世界的新鲜之处,比如奥斯卡金像奖就是一个典型的整理工作,它反而成为了生产者的荣誉。

潘乱甚至认为:“把最近五年的各大平台音乐试听排行榜,图书销售排行榜,电影票房排行榜,微博热度话题排行榜,百度指数彪高的热词,优酷视频点击收藏排行榜,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最活跃的150个组抽出来,只要依靠强编辑,就能做出一个大杀四方的内容娱乐客户端。”

综合以上二位的观点,结构化的收藏和社会化的推荐,是整理者必备的两项技能,Delicious和Google Reader之所以终告失败,正是因为它们只做到了单纯的收藏和分享,只有人与信息的交换,而没有人与人的交换。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同一时代的Digg,它为什么反而还能勉强活着?

总的来讲,整理者的能力是在信息存量的平面上切开维度,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信息的分类而不是信息本身出现长尾,这种技巧与时代无关,十年前的门户网站懂得招聘“善于撰写‘十大’系列稿件的编辑”,十年后Buzzfeed流行“九个最萌的猫咪睡觉GIF图片”,其哲理是一脉相承的。

豆瓣的急转弯

我们先来谈谈豆瓣,众所周知,豆瓣是一个气质独特的社区类产品,它被业界诟病移动市场反应过慢。或许是这些批评确实没有言过其实,从2013年起,豆瓣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主动分解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将它们拆成一个个的App接连上线,似乎隐约要做矩阵。除此之外,豆瓣也在2014年8月发布了第一个主体App,它将一个显著的搜索框放在首页,并列出书影音等分类索引以及热门搜索项目,简约而保守。

仅仅过了四个月,豆瓣App就迭代到了2.0版本,是的,没有1.X的过渡,直接跳到了2.0,且表现形式变化巨大:豆列成为优先级最高的重点,豆瓣直接将这些内容汇总到了用户首屏,引导用户关注和发现符合自己胃口的豆列。

显而易见,当用户缺乏疑问驱动时,搜索框就成为了一个门槛巨大的功能,豆瓣需要喂食用户,本身却又不是媒体,所以它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喂食,来实现了将有用的信息推送到有需要的人这一目标。至于豆列,这是豆瓣素来不太重视的冷门产品,入口权重很低,没有独立主页,也不能搜索。在豆瓣2.0发布之前,豆瓣没有任何一篇新闻稿提及“豆列”,豆瓣团队写了近400篇日志,也从未有过关于“豆列”的只言片语,直到豆瓣2.0上线,阿北亲自操刀写了日志,唱出颂歌“用豆列看世界”。

看上去有些难堪,但无疑是合理的选择。

豆列是集整理工作于大成的一项产品,极具代表性。以我关注的豆列为例,有人专门整理出了“豆瓣冷门佳片”,这是豆瓣里评分人数少于1000而评分又在8.5分以上的电影条目集合;也有人收集了学者王怡的推荐书单,将后者认为有助于培养自由主义思维的127本著作汇总成了一个豆列。因为有了上述这些整理者,信息的流动不再受到时间禁锢——即热门和冷门的二元纬度得到重组——个性化榜单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亦不难理解,新版的豆瓣App为何重拾豆列,并将其升级为不受书影音限制的自由化List。

还有哪些创业公司在做“整理”

《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吴伯凡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信息在很多时候是不值钱的。什么值钱呢?是信息的通道。”

这不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价值争论,而是事实层面的一种描述:信息之所以不值钱,是因为它很难独立提升被发现的几率,整理不仅能够增值信息,而且天然具有商业模式。

2014年秋天,美国的两个新媒体Buzzfeed和Reddit分别收到数额相等的5000万美元投资,引起不小波澜。

Buzzfeed和Reddit都是致力于整理信息的平台,编辑的辨别、用户的分享和机器的算法共同构成了它们的整理流程,Reddit最近还专门为AMA(Ask Me Anything)版块推出了App,而且相比其他那些概念超前却欠缺商业模式的新媒体,Buzzfeed和Reddit都是盈利的。

曾将广告技术服务Double Click以31亿美元卖给Google的美国创业者Kevin O’Connor后来做了一个名为Find The Best的网站,这个网站将互联网数据压缩成了标签,支持用户对比一切事情,比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政策孰优孰劣、历届世界杯夺冠球队的排名榜单等,试图比搜索引擎更进一步提供完整而精选过的信息结果。

极客公园的前运营总监、知名独立Blogger伍嘉贤(Jason Ng)最近也公布了他的创业项目:轻单,这是一个极客风格浓厚的“豆列”式的社区,鼓励用户以列表的形式归纳各种经验和技巧,比如有一份名为“互联网时代程序员跳槽指南”的轻单,就罗列出了创建者推荐的若干招聘网站的链接。

享誉二次元光环的A站和B站,通常以亚文化和弹幕为人熟知,但是它们得以保持足够的用户活跃度,仍然需要归功于用户运营的作用,即持续搬运内容的“UP主”才是维系其平台生命的关键。

至于在电商领域,什么值得买正在引导用户创建商品清单,它已经踏出了比导购前辈蘑菇街和美丽说更往前的一步。

以及……

生产,整理,消费,是信息降噪的理想流程。

整理是一种弱UGC而强关系的行为,一定数量的整理者有益于刺激内容生态保持活性,也是数据挖掘的一种显性应用,其实微博本来是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可惜。

IDC
域名注册
主机服务
租用托管
数据修复
优化推广
网站建设
解决方案
管理咨询
企业内训
广告设计
技术整合
云主机
ICP备案说明
教育产业
维普点卡
计算机培训
人才外包
服务外包
全程外包
软件研发
Zoomla!逐浪CMS
企业管理软件
三维与仿生应用
软件管理
IT外包
短信接口
社区
江西IDC排行榜
微博
东方红公益
7*24小时服务中心
微信互动
会员
纪念品
发哥的博客
上海站长聚会
软件开发沙龙
宣传视频
用户手册
全站检索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工作机会
团队介绍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