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企业品牌后缀新域名 全球施行有难度
在第37届ICANN会议在内罗毕结束不久,佳能公司就高调宣布要力争拿下以“.canon
”为后缀的新国际通用顶级域名(New gTLD),此外,据传IBM、eBay、PaPal、Facebook、NTT、奥迪等公司,暗中把申请新顶级域名视为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主要内容。消息一出,部分投资者表示期待新域名出炉,但大部分的投资者更看重未来域名市场,认为新兴后缀域名将影响域名市场的发展。
一个企业的兴起能带动一系列域名或域名后缀的流行,同时也是具有风险的。一旦企业面临困境等诸多因素时,这些域名的价值将会被大打折扣。新兴域名未来存在的商机面对一些现实障碍,这些以企业为主的后缀域名几乎一出生就被打上企业的标志,域名投资者很难在这些后缀上获得商机。
以企业商标后缀的域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域名多元化应用,一个企业商标稍微过长的,其繁琐输入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举苏宁电器为例,与其输入“suning.suning
”域名,大部分网民更愿遵循输入习惯,输入suning.com/cn/com.cn等域名。
况且,网名访问这些域名有安全和技术上的阻碍。假如一千万个企业,一千万个后缀,那将会造成互联网访问紊乱,对于百度、谷歌这些搜索站的收录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下,未来互联网的趋势是实名制,网站和域名应用具有规范性,多花样的后缀将会带来管理上的不便和造成其他不良网站的泛滥。
新顶级域名开放申请,将使互联网的规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用户使用互联网方式的改变,最终形成用户认知方式的转变。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转变的过程将极其长远,对域名投资市场也会带来不可控的影响,届时域名的价值要重新洗牌,市场会一度呈现杂乱状态。
调查显示,大部分域名投资者仍然会选择主流域名,未来域名市场是多元化的市场,其中,以大众为主的市场才是主流之一。而企业选择新兴域名后缀作为主流,表面上看似另辟蹊径,实际上极容易被孤立,与域名市场和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格格不入。
国际域名.com应用甚广 未来仍为关注焦点
目前,国内主流域名集中在.com和.cn两个域名后缀上,cn域名自开放注册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网民已经习惯输入cn域名。但企业在选择域名上,仍然会以com域名为主,cn域名为辅。
众所周知,自中国域名实名制实施以来,域名市场由先前的活跃暂时处于消极状态,大部分投资者处于观望态度,甚至将中心放在com域名投资上,但仍然深受国别的困扰,国外注册域名一定程度上获得优惠,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域名极其不便管理。一旦引起域名争议,将会带来很多繁琐或不能及的操作,导致更重的损失。
为了保护国内域名市场,应对外来注册商入侵,更为了未来域名市场的规范发展,国内注册商宣布.com域名降价注册,这对身处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了CN域名应用先例和域名实名制的基础,com域名未来的应用仍然是主流。
据调查显示,目前,全球.com域名已达9670万,其中中国地区.com域名截止到2009年底近336.4万。相关人士表示,“Com域名国内注册价下降,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com域名的国内注册量将持续增长,成为未来com域名在中国广泛应用蓝图的助力之一。”
CN域名适应中国国情 仍为未来投资市场一大主力
当然,除了com域名之外,cn域名也是国内投资市场的一大主力。我国从事域名行业人数超10万人。近年来,企业启用cn域名为官网域名的例子不在少数,对cn域名的收购行为有增不减。域名实名制的施行并未影响国内企业对域名的需求,终端域名的启用取决于企业,而非域名新政,实名制的实施将更有力地保障终端和投资者的权益。笔者认为,今后企业和个人对域名的收购在实名制的基础上,无论是交易还是域名应用将更有保障。
据报道,三星近日成功收购了应用程序商店相关两个CN域名samsungapps.cn/com.cn,此次三星收购cn域名,不仅是企业注重网络品牌的体现之一,同时也是cn域名市场逐渐回暖的一个体现。
中国企业要注重适应中国的主流文化,特别是进军中国市场的外企更要适应中国市场,只有将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企业用户或个人选择域名偏向com和cn域名,虽然com域名和cn域名相辅相成,实际上,.cn域名更适合国情,更中国化、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