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酱油”、“很黄很暴力”、“宅女/男”、“做人不要太CNN”、“做俯卧撑”、“叉腰肌”……2008年的十大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12月11日新华网)
网络热词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当事人的话,比如“打酱油”、“很黄很暴力”、“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我是交通部派来的”;一种是网友 的发挥创造,比如“山寨”、“猪坚强”、“范跑跑”,无论是否网友原创,这些语言之所以成为流行,皆有赖于网友的认可与传播.
在传播中,网友发挥聪明智慧,或戏谑,或嘲讽,或张冠李戴,或借题发挥,或添言加醋,或过度阐释,或曲径通幽,都是一种表达,在表达中完成了自己的好恶与爱憎.
曾有学者称,在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词中,时政类语词的喷吐量最大,语言本身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忖度2008年网络热词,我们同样可以窥视到网友乃至民众的所思所想.
进一步说,2008年网络热词其实是社会热词——每个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这种连接一方面昭示了网络热词滥觞于现实,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风格.另一方面则说明,网友不单纯是当年那些只会聊天、玩游戏的少年,他们关注现实,介入现实,不吝于表达,而且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
学者认为,以前公众的表达渠道很少,知情渠道也未必通畅,因此网络的巨大传播能力使之成为了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最为便捷和普遍的方式.正因如此,每一个网友才不放弃表达,而是义无反顾地参与和干预.比如,贵州瓮安事件新闻发布会上,有官员抛出“做俯卧撑”后,原本成为网友口头禅的“打酱油”失宠了,“酱油族”迅速改口,“以后不打酱油了,改做俯卧撑”.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后凡是表达对权力不信任或对官方说法存疑,网友皆用“俯卧撑”、“做了三个俯卧撑”来戏谑之,这种戏谑何尝不是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聚焦的社会热点,多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网友乐此不疲地运用这些网络热词,一定程度而言,既是公民表达权的运用,也是公民监督权的体现.
有人追问,目前正以迅雷之势蔓延的2008年网络热词,究竟能沸腾多久呢?可以断言,只要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只要现实主义不被边缘,最关键的是,只要公民的权利意识依然蓬勃,网络热词就会沸腾,即便这些词语消失了,还会有更富意味的热词出现.当然,笔者期待,有一天权力不再矫伪,人性的恶不再猖狂,因为总不能一直让网友做“俯卧撑”吧,如此,岂非太不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