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新生态圈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6-12 点击数:

一年前,英特尔新任命了老臣科再奇出任该公司历史上第六任CEO,同时,作为该公司传统的“双寡头”管理层架构的另一端,詹睿妮也由此走到台前。

在过去几年,由于市场格局的变化,英特尔的外部生存环境面临了诸多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压力,是来自ARM阵营的竞争,并且这些压力在短期内还蔓延到了英特尔服务器和嵌入式处理业务线。移动早被视作ICT产业中最具活力和热度的领域之一,然而,英特尔无论在投入规模、响应速度、产品路线图的更新还是自身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等方面,均未能达到预期。

这些难题,对于新任CEO科再奇和总裁詹睿妮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那么,在过去一年中,英特尔新高层管理团队为公司制定了哪些更为明确的规划,重新调整了哪些业务方向和发展重点,并且,英特尔正在如何提升这家老牌企业的竞争力?本期高端访谈邀请英特尔公司总裁詹睿妮(Renée J. James)女士为您解读老牌企业如何迎接挑战。

谷歌是新盟友

记者:最近几年,外界对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战略质疑较多,认为战略比较乱,速度也比较慢。英特尔到现在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詹睿妮:我们之前的战略确实有些混乱。这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调查。现在,我们有一个简明直接的战略——成为通信芯片领域第一的企业并在集成产品方面实现领先。目前,我们只排在行业第二位,在高通之后。英特尔将进一步提升无线移动技术,会针对不同手机细分市场设计集成芯片,称之为SoC(系统级芯片)。最近,我们刚推出一款代码为SoFIA的系统级芯片,它体现了英特尔的战略转变。

记者:现在这个时代,企业间的关系,比如硬件和软件厂商、硬件和硬件厂商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您觉得,和之前的时代相比,现阶段英特尔与微软、谷歌这2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詹睿妮: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关于生态环境变化的,当前产业更多地朝Android系统演进。Android是一个开源系统。英特尔在整个开源社区上有深厚的功底,也是领军企业。英特尔原来没有涉足Android领域,现在正逐渐成为社区中的领导者。我们把原来一部分负责开源软件开发的团队(大概有500人规模)直接转向开发与Android相关的解决方案。他们的工作包括让Android性能更稳定,同时赋予它更多功能。实际上这要比谷歌做的工作还多,因为我们不仅要知道谷歌所知道的,还要了解硬件方面的内容。

过去英特尔在Windows领域有非常强大的地位,现在我们逐渐把这个能力迁移和复制到Android系统上。再过1年左右,基于x86的Android社区会变得更加强大,有更多的开发人员会进来,也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就像原来在PC端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再现原来在Windows领域的辉煌。

对谷歌来说,我觉得它们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英特尔做了大量工作,也给它们的操作系统带来了创新,让Android远远超越了手机领域。现在,Android也能在PC上使用。谷歌可能无法让Android拥有文件系统、内存系统,但英特尔可以。而且,我们能把所有优势整合起来,包括LTE最新技术、Android生态体系中的领导能力。总体来说,我觉得英特尔已经逐渐在从过去两年较为困难的时期中恢复过来了。

物联网新生态圈

记者:英特尔最近完成了对硅谷传感器创业企业BASIS Science的收购,获得了传感器技术。很多半导体公司都具备传感器技术,英特尔如何给这些传感器技术带来差异化?

詹睿妮:我们的物联网战略是嵌入式处理器、通信和智能传感器这3个领域的有机结合。BASIS Science的传感器技术适用于跟保健和基础医疗有关的数据,如脉搏、心跳、呼吸和耗氧量的采集。收购完成后,BASIS Science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继续运作。    

确实很多半导体企业都拥有传感器技术,而英特尔最传统的一个技术是逻辑技术。物联网的本质是把传感器技术与逻辑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的想法是把我们强大的计算技术引擎引入到传感器领域,来挖掘新的智能设备机会。因为没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智能设备只能是一些简单的含有传感器的产品。这种产品在过去有很多,也存在了很长时间。我们的价值就是让这些传统传感器变得更智能,可以让它们实现编程,让软件跟设备实现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采集到数据,把数据作为服务和信息的基础。

记者: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英特尔还会继续投资哪些技术?英特尔在中国设立的1亿美元智能设备创新资金会投向哪些类型的公司?

詹睿妮:我们在推进多样化的研发项目,主要方向是人机交互,包括3D传感技术更先进的手势识别技术、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技术等。

创新基金的宗旨是挖掘一些新设备的开发机会,让一些小型初创企业能够把好的新想法付诸实践并商业化,从而助力英特尔整个生态系统。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仅靠英特尔一家就能完成所有创意,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开发人员社区,鼓励创新。

“扎根深圳”

记者:在过去一两年,英特尔在与中国手机和平板企业建立合作上投入很大,甚至业界感觉英特尔“扎根深圳”。英特尔为什么这么做?

詹睿妮:深圳现在已成为全球ICT产业发展最快、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深圳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展现出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以及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和激情。为了应对这一变化,英特尔正在对全球产业合作的中心进行调整,在中国尤其在深圳投入更多创新资源,以贴近创新力量,更快应对合作伙伴需求和市场变化。我们期待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系统创新,重塑计算产业格局。

者:在美国的大本营,你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生态圈计划?

詹睿妮:我们在帮助制造商开发、推广和销售基于英特尔技术的移动设备方面,对合作持开放态度,合作不仅限于中国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例如,英特尔也与戴尔等厂商密切合作。同时,Android开发者是移动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英特尔与这些开发者合作,为他们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设备移植、开发和测试本地Android应用。我们也在努力让无线网络变得更智能和经济。Network Builders生态系统项目就是推动向“软件定义基础设施”转移的,并在积极推动可穿戴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例如,启动了“可穿戴创想挑战赛”,鼓励全球创新者发挥想象力。此外,近期联合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为传统设备连接到云和实现端到端分析提供开放式互操作标准和通用架构。

代工发掘新市场 

记者:英特尔是摩尔定律的提出者和引领者。但是我们看到现在半导体工艺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例如2013年应该量产的14纳米要延后1年。英特尔是不是认为摩尔定律要放缓了?一旦放缓,竞争对手TMSC追上来,你们的优势又会在哪里?

詹睿妮:我身处这个行业已经25年了,时常伴随外界对摩尔定律是否将失效的质疑。但回顾过去,每当面对这样的瓶颈,我们总能通过技术工艺的改进取得突破。目前,14纳米即将量产,随后的10纳米、7纳米也在研发进程中。

我们相信技术并非根本性问题。从目前看,成本才是制约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要让领先的科技普及,使用户能够从中受益,这才是英特尔当前努力的方向。目前,英特尔在制程工艺方面的领先性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工厂。这两方面效应叠加,正是英特尔在这个行业立足的根本。

记者:现在,英特尔把制造也变成了一项业务,你们的工厂不仅为自己生产芯片,也在为诸如FPGA等企业代工。目前这方面的业务进展如何?

詹睿妮:我们与许多公司商讨英特尔客户代工业务,并赢得了一些业务。同时,我们也在推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计划,但目前无法透露更多信息。在代工领域,我们会逐个审视和评估每个机会。然而,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代工厂。我们将代工作为发掘和吸引新客户的机会,尤其是在英特尔并没有参与到的产品细分市场。例如,与FPGA客户的合作便体现了有些细分市场需要最高性能的技术。英特尔进入代工领域,是一种为股东创造回报的新途径。这基于客户与英特尔的合作能否双赢。

IDC
域名注册
主机服务
租用托管
数据修复
优化推广
网站建设
解决方案
管理咨询
企业内训
广告设计
技术整合
云主机
ICP备案说明
教育产业
维普点卡
计算机培训
人才外包
服务外包
全程外包
软件研发
Zoomla!逐浪CMS
企业管理软件
三维与仿生应用
软件管理
IT外包
短信接口
社区
江西IDC排行榜
微博
东方红公益
7*24小时服务中心
微信互动
会员
纪念品
发哥的博客
上海站长聚会
软件开发沙龙
宣传视频
用户手册
全站检索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工作机会
团队介绍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